关注我们
- 机场免费 WIFI:AIRPORT-FREE-WIFI

公众号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学党史守初心,为投资者办实事”。为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倡导理性投资,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故事。
概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以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投机者在亚洲各国和地区进行了持久的连续狙击并获得了成功,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年来积累的外汇储备一瞬间化为乌有。之后,索罗斯等人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对香港汇市、股市和期市发动了冲击。为了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特区政府最终决定调集巨资直接干预股市、股指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与国际炒家开展激战,经历了四个回合的生死较量,投机资本最终溃败,退出香港金融市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保存。
乔治•索罗斯,著名的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2020年2月26日,其以6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26位。
01
众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开启了香港的新时代。但对投机者而言,这恰好为他们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
1997年开始,在汇市上,以索罗斯为代表投机者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从中获取暴利。与此同时,索罗斯等人在股市上大做股指期货的空头交易,对香港股市造成了冲击。索罗斯汇市股市双双获利,而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市场极度恐慌。西方舆论戏称,香港已经成为国际投机家的提款机。
02
1998年8月3日-8月7日,以汇市为阵地,国际炒家狙击港元,推高利率,拉开了第四轮金融保卫战的序幕。
对港币的进攻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他们按时序先在纽约造市,接着在悉尼、香港、伦敦继续沽售港元,24小时不停地操作和加压。
8月10日-8月13日,国际炒家续抛港元,企图冲垮股市。股市大起大落,8月13日收市报6660点低位。
国际炒家来势凶猛,不同于以往三次,香港特区政府不再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进行防御,而是悄悄组织资金入市,以美元财政储备大力接货,出其不意掣肘炒家,维持了汇市稳定。
8月14日,香港政府以官方身份正式参战,携巨额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大量买进股票和期货合约,同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三路夹攻国际炒家。
双方在8月25日-8月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索罗斯等人以为香港会放弃联系汇率,政府入市让国际炒家始料未及。但不死心的炒家们选择了和香港来一场世纪豪赌。一边是国际炒家疯狂地抛售股票和期货合约,一边是香港政府不遗余力的照单全收,两边都在烧钱比耐力。
8月27日、28日,交易金额分别达200亿港币和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但这些资本大鳄依然没有放弃,他们打算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继续和香港政府作战。
9月7日,香港金管局颁布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新规,通过限制做空,提高保证金,降低仓单申报门槛等方式,增加了国际炒家的投机成本。
眼见大势已去,国际炒家无奈退出了香港金融市场。
03
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明确表示:"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当年的中国政府拥有12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香港政府及参与为国护盘的中资机构相信“如果打到了弹尽粮绝,中央是不会抛弃香港,一定会出手相救”。
对于这场金融战争,中央政府和香港同胞的表现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其角色定位之精准、出手之决心、策略之稳重让世界赞叹,这也成为中国政府参与世界金融战争的“首秀”。由于这场战争的胜利,朱镕基被国外杂志评为当年“世界金融三强人”之一。
文章为综合网络关于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材料而来,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投资者了解、学习使用。